close
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的範疇當然就是指45mm-58mm焦段的鏡頭了。 大多數用戶都很喜歡標準鏡頭,但是許多用戶卻無法最終決定是不是應該擁有一支乃至更多的標準鏡頭。 應該承認,如果詳細了解了標準鏡頭之後,我們就會發現45mm f:2.0與58mm f:1.2之間的確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前者屬於小廣角鏡頭,而後者屬於短長焦鏡頭。

我個人的看法是,至少應該擁有一支標準鏡頭,無論它的焦段是多少光圈是多大。 標準鏡頭是所有焦段中技術發展最成熟的那一段了,無論一個鏡頭生產廠商的側重點在什麼地方,比如Pentax喜歡鼓搗長焦,Nikon最愛發展高銳度成像技術。 但是要考察他們的技術實力,無不從標準鏡頭開始。 因為標準鏡頭的技術力量最均衡,個體差異最小。

值得慶幸的是,標準鏡頭的售價一直都不是非常高,這使得許多人即使希望擁有一顆乃至許多一顆標準鏡頭成為可能。

歷史上,Minolta曾經有一個偉大的想法,就是讓任何人無論是高收入還是低收入用戶都有機會使用到高品質的攝影器材。 如果其他生產廠商無法提供,那麼Minolta會提供。 幾年以後,Minolta推出了SRT100型和SRT200型兩款相機,以及一整套與之配套的鏡頭。

Minolta實現了最初的理想,但是用戶卻開始懷疑那些針對低收入用戶開發的鏡頭是不是依然保持著Minolta一貫的高成像品質。 答案是肯定的。

那些鏡頭,至少是很大一部分鏡頭要比那些售價高昂的上一代鏡頭表現得更優秀。 這不是商業宣傳。 這種優勢得益於不斷發展的製造工藝,包括鏡頭鍍膜工藝和鏡身製造材料的改變。 速度更快的標準鏡頭,比如f:1.4,需要額外的鏡片單元校正光圈全開時鏡頭成像的畸變現象。 這種額外的鏡片單元雖然在那些上一代鏡頭中也有出現,但僅僅是校正了某幾個特定焦段的畸變,而非全部。 加上成本的限制,使得這種技術的應用變得更加困難。 當然,慢速鏡頭就不存在大光圈下廣角畸變現象。

45mm餅乾頭技術進步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讓許多原來只停留在圖紙上的鏡頭真正走下生產線,其中就包括這款45mm鏡頭。 許多攝影師對這支鏡頭很痴迷,因為比起其他標準鏡頭,無論是50mm,55mm還是58mm焦段,45mm鏡頭的成像都最接近人類雙眼的透視效果。 而這種視覺上的認同,會讓攝影師的作品更容易被受眾所接受。

第一支45mm鏡頭生產於1964年,那是一款在目前來說很難再找到的鏡頭。 因為鏡身過於小巧,被用戶戲稱為“餅乾頭(pancake)”。 第一支餅乾頭只有f:2.8的最大光圈,4片3組的光學結構,最初用於Minolta ER系列相機上。 因為鏡頭調焦環實在是太狹窄了,所以在當時投放到市場上的餅乾頭有兩個版本,聚焦刻度分別標刻著公制米和英尺單位。 出於同樣的原因,鏡頭標識中取消了用來表示自動光圈功能的AUTO字樣。 所以單純從鏡頭標識來看,這支具有自動光圈功能的鏡頭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手動光圈鏡頭或者是手動預設光圈鏡頭。

1978年,45mm鏡頭被重新修改了光學結構,推出了市場。 同樣,這顆鏡頭的市場地位是低收入群體,或者用作入門級的鏡頭。 但是市場的反映卻完全出乎了Minolta最初的市場預期,這支鏡頭受到用戶的追捧,導致售價一度超過最初的定價。 這大概是許多人把這支鏡頭混淆成最初的那支古老的45mm f:2.8餅乾頭了,但是更靠近人類雙眼透視效果的成像,無疑為這款鏡頭贏得了相應的市場地位。

有傳言認為這支鏡頭使用了單層鍍膜技術,就像售價更低的Celtic系列鏡頭。 這種說法無法得到Minolta的官方認可,或者第三方的權威認定。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一支出色的標準鏡頭,45mm f:2.0能夠勝任任何場合下的大多數光照條件。 唯一會影響到最終成像的不確定因素就是,攝影師本身的攝影技術。

45mm餅乾頭視角51°
版本有效光圈片組結構濾鏡接口對焦距離尺寸Ø x重量g生產時間一代SR 2.8-16 4/3 49 0.9 64 x17 130 1964
二代MD 2.0-16 6/5 49 0.6 64 x30.5 125 1978

慢速標準鏡頭
1959年,Minolta設計生產了一款55mm f:2.0鏡頭,這支鏡頭是對應55mm f:1.8開發的,開發初衷是顧及低收入用戶群體的使用。 這支鏡頭在鏡身後部有一隻可旋轉的光圈調節盤,能夠在SR-2相機及SR-1a和SR-1b型相機上實現全部光圈功能。

1962年,Minolta破天荒地設計開發了一款53mm鏡頭。 關於這支鏡頭的出現,業界一直沒有一個比較中肯的說法,很難說為什麼Minolta會突然間選擇這樣一個奇怪的焦段開發出一支標準鏡頭來。 也許這支鏡頭僅僅是作為55mm鏡頭進入緊湊型生產序列的一個產品過渡,因為這支鏡頭並沒有在整個鏡頭生產序列中維持更長的時間,就被取消了。

在1960年以後,雖然SRT101相機的問世對鏡頭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Minolta並沒有把標準鏡頭列入聯合測光的預算範圍。 雖然這種功能在當時來說是非常先進且能大幅提升鏡頭的銷售價格。 直到1971年,一款新的鏡頭,55mm f:1.9出現了,用來配合SRT100型相機機身。 這也是Minolta生產年代很早的,帶有MC ROKKOR標識的鏡頭。 出於降低成本的需要,鏡頭使用了橡膠聚焦環。 這一點不同於後來大量出現的MC ROKKOR鏡頭,反而更接近CELTIC系列鏡頭群。 實際上,這款55mm f:1.9鏡頭是被當作MC ROKKOR鏡頭的早期試驗鏡頭出現的。

1973年,55mm的焦段被進一步確定為50mm焦段並被最終定型,成為Minolta的標準鏡頭焦段。 使用了改良鏡頭鍍膜工藝生產的50mm f:2.0鏡頭配合SRT200型相機全面問世了。 但是這款鏡頭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很快又被經過重新設計開發的45mm f:2.0鏡頭所取代,直到1981年,Minolta再一次開始生產50mm焦段的低價位鏡頭。

關於為什麼在MD鏡頭生產序列――應該是整個手動鏡頭生產的尾聲,Minolta又要重新生產這支慢速標準鏡頭,一些人認為是能夠被挑選的45mm f:2.0鏡頭經常是有價無貨,而且單一的焦段讓用戶失去了更多選擇的機會。 50mm f:2.0鏡頭的外形尺寸很大,接近速度更快的50mm f:1.4。 或者說是50mm f:1.4鏡頭有些小巧。 但無論如何,這款採用後MD鏡頭時代製造工藝生產的鏡頭,的確有著非常優秀的成像品質,甚至有些超出了它原本準對低收入群體的市場定位,算得上是一顆不惜工本的鏡頭。 除了它無法克服的慢速光圈。

中速標準鏡頭
Minolta歷史上生產過的標準鏡頭品種極為繁雜,這對於用戶來說當然增加了可供選擇的餘地。 Minolta設計生產的中速標準鏡頭因為其本身俱有的高品質和低價格而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

普通用戶通常會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鏡頭的光圈越大,鏡頭品質也就越好。 當然如果生產廠商擁有這樣的設計能力,這會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大光圈鏡頭難以迴避的一個問題是,大光圈下的成像畸變控制。 要想很好地控製成像畸變就只能額外增加鏡片單元,而過多的鏡片單元會引起光線的鏡間衍射,形成鬼影之類的糟糕圖像。 所以,光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光圈小的鏡頭在成像上往往會超過那些大光圈鏡頭,至少不會比它們差。 當然,那些浸含著心血設計開發出來的傑作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是很難超越,而這種鏡頭往往只存在於大光圈鏡頭中。

55mm f:1.8是Minolta設計生產的第一支標準鏡頭,問世於1958年。 這支鏡頭同時也是Minolta歷史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光圈鏡頭鏡身後部有一個大的光圈調節盤,在SR-2及SR-1相機上能夠實現全部光圈功能。 鏡頭同時採用了Minolta當時最先進的鍍膜技術和鏡身製造工藝,鏡身後部。 儘管如此,這支鏡頭的存在時間並不長。 到1960年時,採用新型緩動式鏡頭接口技術的新型鏡頭取代了原來的鏡頭。 鏡頭光圈範圍也增加到f:22。
1966年,55mm中速鏡頭的最大光圈被最終確定為f:1.7並一直保留到後來。 這次變化除了對鏡頭光圈作了調整併修改了緊湊型鏡頭時期那個遭人詬病的52mm濾鏡接口以外,鏡頭的光學設計結構和外觀式樣並沒有發生變化,可見這款鏡頭在其最初設計中就已經很成熟了。 1973年,這款中速標準鏡頭被再一次修改,焦距被最終確定為50mm,鏡頭鍍膜工藝也開始採用當時最先進的鍍膜。 因為焦距的變化,鏡頭的通光性被加強,焦點也被進一步縮短了。

一直到最終Minolta全面退出手動攝影器材市場,中速標準鏡頭因為其成熟的設計和低廉的售價,仍舊是眾多用戶手中常備的鏡頭之一。

高速標準鏡頭
58mm f:1.4是Mionlta設計生產的第一款“速度魔鬼(speed-demon)”。 1961年,當這款有著豪華配置的高速標準鏡頭出現時,的確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雖然從光圈設定上看,這支鏡頭僅比55mm f:1.8快了1/2檔的光圈,但是在低光照條件下的出色表現為這款鏡頭贏得了應有的市場地位。

同樣,這款鏡頭採用了釷和鑭加工的鏡頭玻璃作為主要的採光材料,以保證鏡頭的高折射率。 而這種放射性元素本身的衰變週期同樣存在是鏡頭表面趨向黃色的現象。 雖然這種偏色現像對於黑白照片的成像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於彩色照片,則會引起整體上的色調偏暖。 1972-1973年間,58mm f:1.4被進一步確定為50mm焦段。 而50mm f:1.4高速標準鏡頭則幾乎成了許多Minolta用戶的標準配置之一。

在Minolta標準鏡頭序列中,甚至推廣到Minolta歷史上設計生產的所有鏡頭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鏡頭,莫過於58mm f:1.2鷹眼了。 這是一款有著幾近變態程度的超大光圈標準鏡頭,在1968年第一支鷹眼鏡頭被推出時,曾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據說這支鏡頭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讓Minolta能有一款真正能夠與Leica相抗衡的高端鏡頭。 鏡頭採用了釷和鑭為主要材料生產的鏡頭玻璃,在長時間使用以後會出現鏡頭表面偏黃的現象。

這支有著華麗配置的鏡頭不僅僅擁有f:1.2的超大光圈,還擁有更近的對焦距離。 在f:1.2的大光圈下,焦點成像會顯得有些軟,而不像其他Minolta鏡頭具有極高的銳利度。 鏡頭在進入二代MC生產序列以後,開始採用新的鍍膜工藝。 但是在進入MD生產序列時被50mm f:1.2鏡頭所取代。

標準鏡頭版本有效光圈片組結構濾鏡接口對焦距離尺寸Ø x重量g生產時間
58mm視角41°
一代SR 1.4-16 6/5 55 0.6 64 x42 320 1961
二代SR 1.4-16 6/5 55 0.6 62 x40 265 1965
一代MC 1.4-16 6/5 55 0.6 65 x41 275 1966
二代MC 1.4-16 6/5 55 0.6 65 x41 275 1969
一代MC 1.2-16 7/5 55 0.6 69 x54 455 1968
二代MC 1.2-16 7/5 55 0.6 69 x54 455 1969
三代MC 1.2-16 7/5 55 0.6 70.8 x54 478 1973
55mm視角43°
一代SR 2.0-22 6/5 55 0.5 62 x42 260 1959
二代SR 2.0-22 6/5 52 0.5 60 x35 200 1965
二代MC 1.9-16 6/5 52 1.75 54 x37.5 225 1971
一代SR 1.8-16 6/5 55 0.5 61 x39 260 1958
一代SR 1.8-16 6/5 55 0.5 61 x39 275 1961
二代SR 1.8-16 6/5 52 0.5 60 x35 210 1965
一代MC 1.7-16 6/5 52 0.5 63 x37 225 1966
二代MC 1.7-16 6/5 52 0.5 63 x37 225 1969
53mm視角45°
一代SR 2.0-16 6/5 52 0.55 58 x32 192 1962
50mm視角47°
三代MC 2.0-16 6/5 55 0.5 65 x35.5 230 1973
一代MD 2.0-16 6/5 55 0.5 64 x36 230 1977
三代MD 2.0-22 6/5 49 0.45 64 x36 150 1981
三代MC 1.7-16 6/5 55 0.5 64.6 x41 240 1973
一代MD 1.7-16 6/5 55 0.45 64 x40 195 1977
二代MD 1.7-16 6/5 55 0.45 64 x40 195 1977
二代MD 1.7-16 6/5 49 0.45 64 x36 160 1979
三代MD 1.7-22 6/5 49 0.45 64 x36 165 1981
三代MC 1.4-16 7/5 55 0.5 65.2 x46 305 1973
一代MD 1.4-16 7/5 55 0.45 64 x40 245 1977
二代MD 1.4-16 7/5 55 0.45 64 x40 245 1977
二代MD 1.4-16 7/6 49 0.45 64 x40 220 1979
三代MD 1.4-16 7/6 49 0.45 64 x40 235 1981
二代MD 1.2-16 7/6 55 0.45 65.5 x46.5 315 1978
三代MD 1.2-16 7/6 55 0.45 65 x46 310 1981

Minolta鏡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許多老鏡頭在經過了時間的流轉之後,會產生一種很神奇的焦外成像效果,這種效果被成為“魔幻般”的效果。 而這種效果是後期的MD頭無法通過技術革新達到的。 我看過85mm/1.7的MC和MD兩顆鏡頭的成像,雖然兩顆鏡頭都有著無與倫比的虛化效果,但是應該承認年代更遠的MC頭形成的圖像更有一種視覺上的親和力。 但是在硬性指標上,比如抗逆光性上MC頭明顯低於MD頭。 所以購買MC 85mm/1.7鏡頭時最需要強調的一個附件就是原廠遮光罩。

135mm/2.0這顆鏡頭算是Minolta在整個第三代MD時代,設計生產的為數不多的幾款高端鏡頭了。 超豪華的配置,極具誘惑力的背景效果。 真的是無與倫比。 當然,價格也非常具有殺傷力。 而且因為出生在三代MD時期,沒有黃標頭。

最後一款值得追求的鏡頭應該就是早於135mm/2.0出生的200mm/2.8了。 坊間偶有出貨,價高難求。 這款鏡頭平時可以用來掃街,春秋候鳥過境時加上一支增倍鏡就可以上山打鳥了。 畢竟相比這支鏡頭,更專業的打鳥鏡頭300mm/4.5或是400mm/5.6 APO的可用性有些太低了,單體分量也太大了。 MD時代重新設計的300mm/4.5還好一些,MC 300mm/4.5黃標頭單體重量就達到1.1千克。 扛著這麼個東西上山,想想都頭疼。

其實有時候我也在想,搞了一大堆鏡頭在家裡,到底為了什麼? 難道僅僅是為了一種擁有之後的滿足感? 那麼如我現在已經無路可走的時候又該如何呢? 試著讓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昇華? 真的去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標準鏡頭是市場保有量最大的一類鏡頭了,這在任何品牌的攝影器材中都是如此。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標準鏡頭的技術很成熟,很容易反映出各大廠商的各自不同的成像風格,比如Minolta鏡頭更讓歐洲人痴迷的類油畫成像風格,或者Nikon近似科學分析般刻板的高解析度。 另一方面,標準鏡頭的工藝相對簡單,製造成本低,所以各大公司都選擇中速或者慢速標準鏡頭作為一些相機機型的配套鏡頭。

但是應該承認,標準鏡頭處在一個比較難掌握的焦段裡。

向下,它能冒充小廣角鏡頭拍攝風光片,當然取景範圍會受到限制;向上,它同樣可以完成一些肖像鏡頭的工作,當然對於模特表情的還原始終不如那些標準的肖像鏡頭完美。 所以說標準鏡頭充當著萬金油的角色,但是萬金油往往就是因為它本身並沒有更突出的特長。

唯一的優勢是,標準鏡頭的價格一直保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上。 因為坊間存貨量太大了。

儘管如此標準鏡頭還是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用來入門的鏡頭,因為這支鏡頭的使用上並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其實Minolta設計生產的那支MD 50mm/1.4,被認為是除了24mm/2.8天星之後銳度最高的鏡頭了。 也就是說,Minolta對於這款鏡頭同樣是付諸了相當的心血在裡面。 畢竟58mm/1.2鷹眼並不是每一個用戶都可能擁有的,而進入MD時代以後重新設計開發的50mm/1.2雖然在速度上達到了鷹眼鏡頭的水平,但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傳奇色彩卻終難趕上鷹眼鏡頭十之一二。

說到Minolta的標準鏡頭,不能不提的一顆鏡頭應該是MD 50mm/2.0。

這顆鏡頭我自己沒有用過,原因當然是它的速度。 但是就在整理這篇東西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幾個使用過的用戶對它頗高的點評。 認為它是Minolta在後MD時代重新設計生產的為數不多的好鏡頭之一。

我想這種感覺更多應該來自於鏡頭對色彩的還原上吧,當然這僅僅是一種猜測。 我曾測試過二代MD 50mm/1.7與三代MD 50mm/1.7的成像,發現三代MD鏡頭在色彩還原上明顯要比二代MD頭濃艷。 我也聽說過許多三代MD鏡頭曾採用了不同於一代二代MD鏡頭的鍍膜工藝,但是卻一直找不到相關的資料。

最為我們使用的50mm/1.4,這支標準鏡頭,並不存在三代鏡頭與二代鏡頭在色彩上的明顯差別,這是我做過測試之後得出的結論--當然這裡面不排除鏡頭個體的差異。 如果仔細判讀那些數據就會發現(我想,我在讀我那些文檔中帶有表格的數據可能會更方便一些,這些連接在頁面上的數據沒有了表格的限制,讀起來很彆扭。抱歉了。 )。

MD 50mm/1.4從一開始就存在兩個不同的系列,55mm濾鏡接口和49mm濾鏡接口的鏡頭。 兩個系列產品並沒有像大多數鏡頭在第三代MD鏡頭時重新修改了鏡頭片組結構,所以也就不存在成像上的明顯差異。 目前坊間流通的多為55mm口徑鏡頭,49mm口徑鏡頭倒是見過一款,想必在成像也不會存在更大變化。

標準鏡頭中50焦段還有一個重要的分支是50mm Macro,這支鏡頭會連同100mm Macro在後面一同介紹。

不管怎樣,我個人還是很喜歡標準鏡頭的。 就想我說過的,平日里掛在相機上的基本上都是那支一代MD 50mm/1.4,趕上給外甥慶生之類的應景也都用這支鏡頭代勞了。 雖然出不來什麼好片子,但是如果仔細琢磨琢磨,倒也未必每張片子都要慘不忍睹。

說到一些鏡頭,真的是珍藏更多於使用,哪怕就是為了獨自一人時靜靜的把玩,去體會那片刻的安寧與滿足,也是值得的。

我曾仔細研究過一些鏡頭,發現Minolta對於它那些當家鏡頭品質的追求,始終是不曾放鬆的。 同樣作為肖像頭,三代MD 135mm/2.8鏡頭使用了工程塑料製造的內部聚焦構件,而諸如85mm/1.7這種鏡頭,卻始終在使用全金屬的內部聚焦構件。 --不是裝飾在外面聚焦環上的那一圈橡膠粒,是聚焦環裡面用來嚙合的兩部分。

談起這些鏡頭我想起我老婆。 我老婆對攝影是一竅不通,而且我無法跟她聊鏡頭的年代版本,跟她聊這些莫不如跟她聊肥皂劇。 但是我老婆對於鏡頭好壞的判斷自然有她自己的標準,一掂重量二看鏡頭反光。 只要鏡頭夠重,鍍膜反光夠迷人的鏡頭在我老婆眼裡都是好鏡頭。 當然包括85mm/1.7。

但是應該承認,鏡頭鍍膜反光最濃艷最討人喜歡,還是三代MD鏡頭。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三代MD鏡頭的成品時間較短,而且採用了後MD時代的鍍膜工藝吧。

至於白標ROKKOR-X的傳言,真正比較被認同的說法是,白標頭的整體質量不如黃標頭,是Minolta鏡頭生產序列轉換時期出現的一段失控狀態。 按照時間排序,二代MD黃標頭--MD白標頭--三代MD頭。 但是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Minolta的官方認可,我想Minolta永遠也不會去承認這一點。 而且,白標頭與黃標頭之間即使存在成像差異,差異究竟會有多大都是很難說的事情。 所以,最好的解釋就是,黃顏料用光了。

本是玩手動鏡頭始終無法迴避的問題,是一個讓人非常頭疼的難題。 各廠家的手動鏡頭都有版本問題,Pentax的M42羅口頭,一二代K頭,M頭A頭以及星頭;Nikon的A頭C頭K頭AI頭。 。 。

在最初開始這篇文字的時候我倒是很猶豫,應該如何系統地闡述Minolta手動頭的版本問題--不是按照年代的斷代,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版本論述。 然後我發現這項工作對我來說似乎有些太龐大了,Minolta歷史上出現過的好版本鏡頭是如此之多,許多鏡頭不要說我沒見過,就是連聽說都沒有過,又如何能夠系統地加以闡述? !

但是有一點我的確有意在迴避,就是Minolta同Leica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許多人--我一直以為是我們中國的用戶,後來發現大洋彼岸的美國鬼子原來也如此。 都認為Minolta同Leica之間存在著許多不同形式的合作,然後,Minolta鏡頭擁有純正的Leica血統的傳言就逐漸演變成事實了。 按照我的理解,兩個公司之間的合作是有的,建立在共同獲利的基礎上。 甚至有人考證之後認為,Minolta同Leica的合作,真正得到了好處的是Leica,而Minolta鏡頭因此擁有了Leica血統就有些牽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ice 的頭像
    Juice

    Juice X LOMO x Film

    Ju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