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業鏡頭我個人的感覺,微距鏡頭是應該屬於專業鏡頭的範疇的,雖然對於微距鏡頭一直沒有非常精確的定義,只是根據鏡頭標識中出現的Macro來判定這是一支微距鏡頭。

一支微距鏡頭首先需要有非常平直的聚焦視場。

雖然我們肉眼已經難以分辨,但是真實存在的事實是,所有鏡頭在最終成像的焦點上都是有著輕微彎曲的視場的,這是因為鏡頭自身帶有的曲度造成的。 而微距鏡頭則是盡可能地修正了這種視場曲度。 這麼做當然是有理由的,因為平坦的視場能夠更接近本來面目地反映出一些拍攝題材的要求,比如古錢幣,郵票,藝術品的樣本拍攝或者文件翻拍。 在這種時候,微距鏡頭平坦的視場能夠保證鏡頭中央位置與邊角處的成像具有相同的高銳利度,而不會像普通鏡頭那樣在越靠近邊角處的地方會越來越多地失去目標物的細節。

Minolta對於微距鏡頭的掌握其實並不是非常的出色,至少在焦段設定上不如其他廠商更富有選擇性。 從始至終,Minolta只開發了50mm &100mm兩種微距鏡頭。 配合接環使用,兩款鏡頭都能達到有1:1的等大放大功能。 50mm鏡頭小巧輕便,而100mm鏡頭能夠讓攝影師獲得更大的最近對焦距離,這在野外攝影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微距鏡頭中還有一個專門的門類,皮腔鏡頭。 這種鏡頭很小,很輕,甚至省略了鏡身上的聚焦環,改用接合的皮腔通過前後的移動來完成聚焦過程。 問題是,在使用上皮腔鏡頭具有普通微距鏡頭更大的不方便性。

――是的,微距鏡頭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不方便性。 這是因為微距鏡頭在處於微距聚焦時,景深會變得非常狹窄。 加上構圖中需要考慮的焦平面問題,對被攝主體動作神態的瞬間捕捉,過於靠近的對焦距離導致難以有效佈光。 。 。 所有的一切都讓微距攝影變得異常痛苦難熬。 所以許多專業三角架廠家會有一項產品叫做微距翻拍架,可以用來翻拍,而最主要的作用是解決了微距攝影中需要不斷微調的機身位置。

生產於1960年前後的Macro 50mm f:3.5鏡頭,是Minolta的第一款微距鏡頭,同時也是Minolta為數不多的帶有M39轉接環的鏡頭――Leica/Minolta的轉接環。 同時鏡頭也帶有1:1放大的接環。

這款鏡頭使用手動預設光圈,所以它擁有兩個光圈環。 但是與其它預設光圈鏡頭不同的是,這款鏡頭擁有兩套完全不同的光圈刻度。 f:3.5-22的有效光圈是使用在鏡頭被當作常規鏡頭使用時,而f:4.8-32的光圈範圍只能使用在鏡頭連接上微距接環以後。 此外,鏡頭還標有方便查找的放大倍率刻度和非常獨特的曝光補償系統。

Macro 50mm f:3.5鏡頭在隨後的產品中取消了M39轉接環,但是鏡頭的光學設計卻一直沒有改變,被一直使用到後MD時代。

50mm微距鏡頭

版本有效光圈片組結構濾鏡接口對焦距離尺寸Ø x重量g生產時間一代SR 3.5-22 6/4 55 0.23 63 x54 260 1961
二代MC 3.5-22 6/4 55 0.23 68 x55 330 1969
三代MC 3.5-22 6/4 55 0.23 66.5 x55.5 325 1973
MC Cel 3.5-22 6/4 55 0.23 66.5 x55.5 325 1973
三代MC 3.5-22 6/4 55 0.23 64.5 x55.5 220 1976
一代MD 3.5-22 6/4 55 0.23 64.5 x55.5 220 1977
三代MD 3.5-22 6/4 55 0.23 64 x55.5 200 1981

100mm微距鏡頭版本有效光圈片組結構濾鏡接口對焦距離尺寸Ø x重量g生產時間二代MC 3.5-22 5/4 55 0.45 57 x88.5 550 1971
三代MC 3.5-22 5/4 55 0.45 75 x88.5 600 1973
二代MD 3.5-22 5/4 55 0.45 74.5 x88.5 600 1978
二代MD 4.0-32 5/4 55 0.45 66.5 x88.5 380 1979
三代MD 4.0-32 5/4 55 0.45 66 x88.5 385 1981

然後應該是皮腔鏡頭。 皮腔鏡頭同樣是微距鏡頭的一種,鏡頭自身沒有聚焦結構,需要連接在專用皮腔上工作。 而這個皮腔大體可以想像成手風琴的連接風箱――沒見過手風琴? 那我也愛莫能助了。

對於皮腔鏡頭,我沒有更多的了解或者研究,只是聽說它在使用時會顯得更麻煩。

記得當初準備進百微頭時曾搞出個笑話,那時候對鏡頭的了解還不是很全面,更不知道微距頭中還有一種專門的皮腔鏡頭,所以當所以的條件都符合,拿到鏡頭時才發現,這顆鏡頭怎麼這麼小? 當時真的很佩服Minolta的工程師們,能製作出這麼小巧可愛的鏡頭來,然後才發現,這顆鏡頭應該如何聚焦呢?

按照Minolta的設想,皮腔鏡頭的最初作用是完全不同於微距鏡頭的,皮腔鏡頭更多是被使用在特寫攝影相關的場合中。 這同樣反映在鏡頭的標識裡,微距鏡頭是使用Macro作為其專有名稱的;而皮腔鏡頭,比如1980年生產的12.5mm皮腔鏡頭就採用了Micro這個詞。 注意其中的第二個字母的差別,雖然僅僅是一個字母的差別,但是詞意卻不同。

皮腔鏡頭的出現與微距鏡頭出現的時間差不多,大概都在1960年前後。 如同Minolta的第一支微距鏡頭一樣,這支鏡頭同樣擁有M39的Leica –Minolta轉接環,可以應用在Leica相機上。

Minolta皮腔鏡頭一直使用手動光圈,除了50mm &100mm皮腔鏡頭。 這兩款鏡頭在標識中使用的也並不是Micro,而是Macro――BELLOWS MACRO。 這裡面當然有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皮腔鏡頭

焦段版本有效光圈片組結構濾鏡接口尺寸Ø x重量g生產時間
12.5mm萊卡代工1.9-8.0 4/4特製25.5 x12.5 30 1974
12.5mm MD鏡頭2.0-16 4/4特製33 x23.5 40 1978-81
25mm萊卡代工2.5-16 6/4特製28 x15.5 50 1974
25mm MD鏡頭2.5-16 6/4特製33.5 x17 40 1978-81
50mm MD鏡頭3.5-32 6/4 34 &55 57 x24.5 115 1979-81
100mm MD鏡頭4.0-32 3/3 55 63 x35 165 1967
100mm MD鏡頭4.0-32 5/4 34 &55 57 x28.5 150 1979
135mm一代SR 4.0-22 3/3特製56 x55 200 1961-66

LEITZ PHOTAR 12.5mm f:1.9 -8.0,真正由德國Leica製造的顯微鏡頭。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支鏡頭並非Leica為Minolta設計生產的,而是需要通過專門的轉接環連接在皮腔上,從而實現5X –20X的放大倍率。

MINOLTA BELLOWS MICRO ROKKOR-X 12.5mm 1:2 LENS MADE IN JAPAN,這才是Minolta生產的鏡頭,根據Leica顯微鏡頭的設計方案,重新設計的。 這種合作曾經出現在Minolta 24mm天星鏡頭中。 Leica使用了Minolta的天星鏡頭的設計方案,設計生產了自己24mm鏡頭。

雖然Minolta的這款皮腔鏡頭的確來源於Leica鏡頭的設計方案,但是我個人認為這並不代表這款鏡頭就具有德國血統或者德國味道。 作為世界上最傑出的攝影器材商,鏡頭的設計方案與鏡頭鍍膜技術的含義是截然不同的,而我始終覺得Leica是不會將自己的鏡頭鍍膜技術轉讓給Minolta的,即使兩家公司曾有過所謂的蜜月期。 而如果沒有Leica的鏡頭鍍膜技術,即使Minolta使用了與Leica鏡頭相同的設計方案,同樣不可能獲得所謂的德國鏡頭味道。

1974年出現的第一款25mm皮腔鏡頭同樣是Leica設計生產的,配合轉接環在Minolta相機上能實現2X –10X的放大倍率。

25mm皮腔鏡頭能嚙合在絕大多數的,20.32mm顯微鏡細絲螺旋紋路上,和Minolta卡口的鏡頭皮腔上。

50mm &100mm皮腔鏡頭,使用Macro作為鏡頭標識,具有自動光圈技術。 而且據說為了這兩款鏡頭,Minolta前後推出了三套鏡頭皮腔。

而Minolta設計生產的,真正意義上的專業鏡頭,就是下面的三款鏡頭:調場,移軸和柔焦。 我不知道Minolta在進入自動鏡頭時代是不是仍保持著創造奇蹟的習慣和能力,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三款誕生在手動時代中的專業鏡頭的確如同三顆璀璨的明星一直閃耀在夜空裡,向每一個後來者彰顯著那段輝煌的歷史。 ――雖然它們超乎尋常的強大功能並不總是我們經常有機會使用的。

24mmVFC,場曲可調鏡頭。 場曲可調鏡頭是在24mm大廣角鏡頭的基礎上設計開發的,是一支專業性很強的鏡頭。 VFC的原意是Variable Field Curvature。 這支鏡頭上有一個特殊的功能調節環,用來改變焦點附近視場的彎曲度,使之能夠靠近或者更加遠離視野中心。 而這種功能對於那些因為遠離焦點,處在景深範圍之外的景物是有一定幫助的。 景深之外的景物往往是模糊的,這是因為相機成像原理造成的。 而通過彎曲視場曲度,能夠人為地把那些原本模糊的部分重新變得清晰起來。 這對於那些無法採用小光圈加大景深獲得清晰圖像的場景是非常有幫助的。
版本有效光圈片組結構濾鏡接口對焦距離尺寸Ø x重量g生產時間三代MC 2.8-16 9/7 55 0.3 67 x50 325 1975
一代MD 2.8-22 9/7 55 0.3 67 x50.5 340 1977
二代MD 2.8-22 9/7 55 0.3 67 x50.5 340 1977
三代MD 2.8-22 9/7 55 0.3 64.5 x50.5 340 1982

35mm SHIFT CA,移軸鏡頭。 移軸鏡頭是Minolta第二款專業鏡頭,也是Minolta設計生產的個體鏡頭功能最強大的鏡頭。 移軸鏡頭具有VFC鏡頭調節場曲的功能,所以單位售價一直居高不下。

移軸鏡頭最主要的功能反映在類似建築攝影上,在近距離建築攝影上,由於透視關係的原因,兩棟相鄰的高樓會呈現出向某一個交匯點傾斜的現象。 通過移軸鏡頭的調整,能夠人為修正這種傾斜,使建築物重新恢復到筆直挺立的狀態。
版本有效光圈片組結構濾鏡接口對焦距離尺寸Ø x重量g生產時間三代MC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60 1976
二代MD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55 1977
三代MD 2.8-22 9/7 55 0.3 83.5 x71.5 555 1982

85mm f:2.8 Varisoft,Minolta的柔焦鏡頭與普通的柔焦濾鏡效果並不一樣,並不是柔焦濾鏡簡單地形成一種朦朧地氛圍。 通過調整柔焦鏡頭上面的三檔柔焦開關,能夠獲得程度不同的柔焦效果。 這也使得Minolta的這款柔焦鏡頭成為大多數肖像攝影師必須配備的特效鏡頭之一。
版本有效光圈片組結構濾鏡接口對焦距離尺寸Ø x重量g生產時間二代MD 2.8-16 6/5 55 0.8 70 x80 430 1978
三代MD 2.8-16 6/5 55 0.8 70 x80 430 1984

偷得浮生半日閒。 知道許多人等著下面的變焦頭部分,所以也就不敢怠慢了。 甚至把定焦頭中編外部分也先砍掉了,放在以後有時間時在補上吧。 畢竟平時也都用不到。

有一點需要先說明,對於變焦頭的使用經驗上,我依然停留在若干個若干年前的海鷗鏡頭上面。 從那以後我就沒有在接觸過變焦鏡頭,包括下面所有提到的Minolta變焦鏡頭。 所以其中若有錯誤,還請諸位指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ice 的頭像
    Juice

    Juice X LOMO x Film

    Ju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